「習俗文化與性別平等」徵文活動

得獎名單

獎次

文章篇名

作者

服務單位

首奬

彼岸花

趙文瑾

婦女新知基金會

優選

心之泣

波太

廣告公司

優選

女命三則

鄭愛美

家管

佳作

阿嬤的葬禮

溫筱雯

台北地方法院家庭暴力事件服務處

佳作

好男起家:一塊雞肉,一堂性別課

黃斐新

婦女新知基金會

佳作

家庭自助餐改變了女人的吃、聽、講

吳淑姿

新莊社大講師

特別獎

金牌姊姊

林薇琳

台北市中正區中正國中,七年十五班學生

特別獎

破繭時代

蕭鈴珍

社團法人南投縣新南投婦女之友會 

特別獎

教學現場中的幹你娘

吳季玲

台北縣樂利國民小學

特別獎

搬回娘家

珊珊老師

高雄市立瑞祥高中

特別獎

讓儀式彰顯對親人的思念

簡至潔

婦女新知基金會

特別獎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雨桐

社會人士

 

評審名單:

洪文龍 / 教育廣播電台「性別教育easy go」節目主持人

胡淑雯 / 專事寫作

陳怡君 / 台北市女委會委員

鄭美里 / 輔仁大學比較文學所博士候選人,社大寫作課程講師

 

評審感言:以下各篇評審意見整合自全體評審之意見,每篇由一位評審代表發言。

彼岸花

本文以一場魔幻嘉年華般的送葬儀式,精準犀利地戳破父權婚姻制度中,「男有分、女有歸」的假相,事實是一「女子無家」,原生家庭不屬於她,女人終歸在原生家庭無名無份,在夫家做牛做馬也不過成為一個「夫家族譜中的一個微末註解」,誠如作者所指「我們不是樹,不開枝散葉,沒有譜,不能決定誰能不能被登記……」「生前子不同姓,死後葬不逢親……」

 

作者的文字洗鍊,以各式象徵、隱喻指涉女子無歸無份的處境,冷冷地,猶如一把開刀不見血的手術刀,靈巧地劃破父權腫大的膿結。

(評審/陳怡君) 

心之泣

重男輕女的文化習慣,在家庭中,往往由母親「傳承」給女兒。母親是受害者,一個從來未獲平反、不曾復原的受害者。其受害最深的證據,在於,她要自己的女兒「繼承」自己所受的待遇。當一個母親對女兒說,「我不會將財產分給妳」,受傷最深的不是女兒的權利,而是女兒的感情。「心之泣」從女兒的觀點,道出了愛的挫折,通篇沒有一句說教,反而更具說服力。

(評審/胡淑雯)

女命三則

本文以三則動人的小故事,訴說三位女性在不同時代的處境,包括:日據時代的養女;民國五十年代,礦工家庭出身、被生活所迫從事性工作的年輕大姊,以及重男輕女環境下備受冷落且臉上長著紅色胎記的女孩。

由於三位主角都是作者親近之人(母親、鄰居姊姊、堂妹),因此筆下有近身的觀察和感受,是以新的性別角度去理解童年經驗和記憶的佳構。

(評審/鄭美里)

阿嬤的葬禮

一場阿嬤的葬禮,把家族所有人聚集在一起,也牽連出許多作者觀察入微儀式的性別意涵。從戶籍謄本開始,阿嬤的往事一一浮現。作者呈現一些長輩的話語,例如爸爸不帶任何情緒說「女孩子家沒人祭祀,就不好了」,辦法事的師姐說「那是妳的娘家夠寬容,才容許妳回來拜母親的!」,作者的大嫂拿著答謝禮回娘家,卻被自己家人隔絕在門外,「你們家現在正在辦喪事,治喪期間是不可以進別人家的。」凡此種種,想必是作者在這喪禮過程所感,聽了也令人不寒而慄,禮教之所在。

除此之外,作者雖然與阿嬤感情很好,卻不能為阿嬤壽衣挑選提出意見;母舅在喪禮過程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即便舅公過世,也必須是男性或長孫代替;或者是作者在靈骨塔遊走,觀看每一位塔位主人名字,性別加上婚姻狀態,尤其是已故未婚女性,似乎就像孤魂野鬼般,不得宗祠大門而入。縱然阿嬤最終與阿公一起長眠,但作者心底想著生前兩人早已分房多年,死後不知還是否吵吵鬧鬧的?舊時代的女人覺得夫妻一場,新時代的女性開始存疑丈夫就是唯一的寄託?如此發問,即是文章真誠之處。

(評審/洪文龍)

好「男」起家:一塊雞肉,一堂性別課

這篇篇名深深吸引評審眼光,雞肉與性別有什麼關係?作者雖然說的只是除夕年夜飯阿公夾一塊雞肉給弟弟的事,卻讓許多女性有類似經驗的共鳴,更何況她是家族的長孫女,問題就在於她的性別。作者直到大學接觸性別論述,而道出「父權體制不用出一系列性別書籍,來宣揚父權結構的的豐功偉業,只要一個夾雞肉的動作就赤裸裸的暴露出習俗文化的性別不平等。」這樣一針見血的論述。

雞肉人人都會吃,但如何從雞肉看出性別文化才是改變之所在。文後,作者提出解套方式就是明年建議阿公帶家族去吃自助餐,大家各取所需,自由選擇。看似幽默風趣的作法,道盡許多女性自力救濟的無奈。

(評審/洪文龍)

家庭自助餐和女人

蒸煮炒炸的廚房,往往是女人展現廚藝的地盤、同時也是限制女人不得出廳堂參與飯局社交的牢籠。本篇作者從宴客時女主人在廚房忙得不可開交、男人坐在飯桌饗宴的日常情景描寫,再寫到自己成為女主人後,以自創的家庭自助餐形式,擺脫「男人吃飯聊天、女人廚房忙翻天」的處境,娓娓道來不嫌囉唆步一步說明自己如何「從三天前做泡菜、醃醉雞、煮飲料、弄魯味……」當天又是如何熬湯、蒸煮炒炸、涼拌小菜,又是怎樣地排桌椅,就是要做到賓主盡歡、女主人走出廚房,興致昂然地與客人聊天。

 

作者認真的樣子躍然紙上,好像是鄰居媽媽親切又自信的分享自己的人生經驗,教導給許許多多的妹妹女兒們。

 

這篇得獎文章有意思的地方在於,指出父權文化對女性角色的限制之餘,以切身經驗,提出可行的脫困策略,用一種非理論化的方式,務實地在生活中實踐性別平等的理想。  
 

(評審/陳怡君) 

金牌姊姊

本文前半對姊姊的描寫(練跆拳、剪帥氣短髮…等)非常鮮活,且背後似乎隱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家族秘密,很吸引人,可惜結尾後繼無力流於空泛。作者年紀非常輕(才國中一年級),對性別議題有此思考,仍特別予以鼓勵。

(評審/鄭美里)

破繭時代

本文作者由離婚的經歷,省思社會偏見以及不同代女性的處境,注意到女性地位的轉變,有結構面的觀察,也覺察文化對自身的影響進而主動改變。內容充實、反省深刻。可惜書寫較弱。        

(評審/鄭美里)

教學現場中的幹你娘

作者從小時候聽到父執輩的人常以「幹你娘」為問候語,現在在捷運空間,也會聽到「幹你娘」成為一些年輕學生的發語詞,甚至在成為國小教師後,任教班級的學生也罵起三字經。一連串的「幹你娘」生活經驗觀察,讓「幹你娘」成為課堂的教學素材。

文章可說是性別教育教學方法示例,更可以視為教室空間師生的精采對話,而且當作者直接反問學生「幹你娘」示什麼意思時,反讓全班楞住。這樣的場景無非呈現出毫無反省能力的男性髒話文化,因為大家都在講,自己也跟著講,卻不之其所以然。

雖然作者話語例如「幹你娘是毀謗,毀人名節」無意透露出,婦運較為右派的概念(這可以是另一議題,貞操與性),但無可否認的,在班級經營過程中,與學生直截了當的討論,才是直指問題核心,尤其是面對髒話話語時。

(評審/洪文龍)

搬回娘家

結婚愈久的女人,愈想家。她想念的那個家,是她自己父母的家。但是她可以名正言順搬回家,不受質問地住下來嗎?透過「搬回娘家」,我們讀到各種層次的

提問:來自娘家的、來自婆家的、來自女兒的…。作者身為婆家的媳、丈夫之妻、孩子的母親、出嫁多年的女兒,她所面臨的最大阻力,反而來自最需要她照顧的、年邁的父母。傳統的性別秩序,將「家」的意義堵死了,「搬回娘家」毫不矯飾地、為我們揭露了「想家不能回」的心情。

(評審/胡淑雯)

讓儀式彰顯對親人的思念

在冗長而看似說教的標題底下,藏著一段年輕而坦率的敘事。

作者的奶奶過世了,移靈過程中,出現了幾秒鐘的混亂,以至奶奶的遺照(在長輩的指令下)由堂弟「捧走了」。那段路很短,至多一百公尺,卻是鑿滿「性別階序」的一百公尺。與奶奶最親的孫女,在儀式中被擠到邊緣,讓位給那幾乎不曾探望奶奶的堂弟,只因為「他是男的」。小小一段路,一則小小的細節,讓我們不得不思索,儀式的「情感」意義到底是什麼?

(評審/胡淑雯)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女子如水?或者如一盆潑灑落地,宣告與「娘」家割裂的一灘液體?

 

華人文化中有「家族遺產女兒沒說話餘地」的習俗,作者描寫自己為了捍衛母親住在老家的晚年心願,與姊姊聯合,要求大哥把老家登記在母親名下為前提,同意放棄繼承權。此一過程彰顯了女性因為法律制度的性別平等,得以施行權力並保護母親,更傳達出女兒對於實踐「兒子女兒都是寶」慈愛父親的懷念與感受。

(評審/陳怡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omenslig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